【第十八次“微黨課”】 周恩來的自我革命
數據更新:2025-03-27
3月25日下午,法管學院黨委在立言樓A425舉辦了2025年春季學期的“新學期第一堂黨課”暨學院第十八次會前“微黨課”,由學院黨委書記鄭海祥主講,全體教工黨員參加。此次黨課主題為“周恩來的自我革命”,帶領大家深入學習了周恩來總理的崇高精神與自我革命品質。

黨課伊始,鄭海祥書記以習近平總書記對自我革命的論述為序,特别學習強調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别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标志,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開篇中,鄭書記通過簡短的課件重點解讀了“自我革命必須堅持的四個統一”,為深入理解周恩來總理的自我革命精神,引導黨員們從黨和國家發展的宏觀視角去認識“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性作了紮實的鋪墊。
之後,鄭書記簡要回顧了總理波瀾壯闊的一生。從投身革命,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奮鬥,到建國後肩負起國家建設重任,周恩來總理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畢生心血,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随後,鄭書記結合周恩來總理在生活與工作中的具體事例,詳細闡述了“自我革命”的真實體現。“不準請客送禮”這一看似簡單的要求,背後是總理對黨風廉政的永恒堅守。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總理以身作則,堅決抵制不良風氣,杜絕特權思想,以清正廉潔的作風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榜樣。
對于“祖居”,周恩來總理“約法三章”,要求當地政府不得重建,不得對其進行特殊修繕,不得将其作為旅遊景點開發,祖墳可以深埋,不要占地,不要影響機耕,上面還可以種樹、種莊稼。這“約法三章”充分體現了總理公私分明,對個人與公共資源界限的底線堅守,他從不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家族謀取私利,展現出了大公無私的高尚情懷。
黨課中還重點解讀了周恩來總理的“三封書信”。1956年10月29日,得知嬸母病情反複,周恩來總理緻信淮安縣人民委員會,在信中表達了對當地關心照顧的感謝,同時強調治療要本着節約和簡樸的精神,還寄去200元用于治療和後事。1957年3月13日,總理讓秘書回信,要求将伯母逝世後的善後費用單據寄來,由他從工薪中扣除。1957年4月19日,總理再次複信,對當地政府的照顧表示謝意,并表示今後伯母家的生活費用由自己接濟,讓政府不再給予照顧,還寄去善後費用所欠尾款25元。這三封書信,字裡行間透露着總理公私分明、嚴于律己的優良品質,他不因為自己的身份而享受特殊待遇,反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習近平總書記評價周恩來是對黨忠誠、維護大局的傑出楷模,強調他“始終對黨絕對忠誠”。“始終”意味着一以貫之、險夷不變、終身堅守;“絕對”表明無條件、高度自覺、毫不含糊。通過此次黨課,全體教職工深刻感受到了周恩來總理自我革命精神的内涵與力量。
此次“微黨課”不僅是一次思想的洗禮,更是一次行動的鞭策。老師們紛紛表示,将以周恩來總理為榜樣,在今後的工作與生活中,不斷加強自我革命,提升自身修養,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更加務實的作風,為學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審:胡霞,二審:範軍豪,三審:鄭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