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标準
數據更新:2017-06-16
第一部分 學位點概況和發展趨勢
一、學位點概況
1.學位點專業内涵
法學是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于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是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 作為專業學位,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的專業内涵注重于實然法律機制之構建與運行的研究以及法律職業技巧與素養的培養,主要培養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以及國民經濟各行業領域所需要的高層次的複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
2.學位點發展曆史
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學學科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開設法學本科專業。自此,法學學科建設開始逐步發展,通過較長時間的積累,科研實力得到較大提高,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與優勢。2011年被确立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級重點建設學科。2013年獲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法學專業綜合實訓中心”,2016年獲得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法律碩士學位是以法律為職業領域或具有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3.學位點現狀
本學科擁有一支具有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法律人才需要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專兼職教師中包括“全國檢察業務專家”、“全國優秀律師”、“全國優秀仲裁員”、“湖南省委改革攻堅重大決策咨詢專家”、“湖南省法律顧問團成員”、“地方立法咨詢專家”、“湖南省法學學科帶頭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雙千計劃”教師等在内的具有深厚理論造詣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學科擁有價值160萬元的訴訟證據研究性學習實驗中心和價值230萬元的法學專業綜合實訓中心、能容納近200人的高清數字模拟法庭以及19個規範化建設的校外實踐基地。本學科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司法部項目、中國法學會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等近40項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獲得良好社會反響和贊譽,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社會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積極參與地方立法和地方法治政府建設,很多建議和成果被湖南省和市級人大與政府所采納和推介應用。本學科在師資隊伍、硬件設施、社會服務基地以及科研項目等方面都為法律碩士研究生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立法理論與實務
該方向以立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研究對象,以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為中心,主要研究立法本質、立法發展、立法原則、立法與利益等基本理論問題;立法主體、立法體制、立法程序以及立法效力等靜态立法制度;立法規劃、立法決策、立法協商、立法解釋、立法修改、立法廢止、立法清理以及立法監督等動态立法過程;法律規範的結構與形式、規範性文件的整體結構和形式、立法語言等立法的技術要點。
2.行政與社會法務
該方向使學生了解和認識現代行政與公共治理的基本原理、原則與制度。具體把握行政權力運行的主體、權限、行使權限的方式、手段、程序;熟悉行政相對人的權利、行使權利的方式、參與公共治理的途徑、社會共同體對行政權監督的機制、國家對行政權力侵犯相對人權益的救濟機制等;初步掌握防止行政權力異化、腐敗的有關理論和實踐知識,培養學生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和素質。
3.刑事法務
該方向主要研究刑事實體法、刑事程序法與刑事證據法領域的基本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刑法基本原則、犯罪構成理論、犯罪形态理論、量刑制度以及具體罪名的司法認定等刑法學基本問題,研究刑事訴訟基本原理、制度、程序及其運行機制,探讨證據論、證據規則、證明理論以及司法證明活動中的具體問題,并結合我國刑事司法改革背景,探索和促進刑事實體法、刑事程序法以及刑事證據法在刑事法治實踐中的融合與完善。
4.民商事法務
該方向主要研究民商法領域的基本理論及實務問題。探讨民商事主體、民商事法律關系、法律行為、權利義務、債權、物權等基本内容,研究合同、婚姻、家庭、繼承、知識産權等民商事重要領域,探究民事訴訟法律程序、商事交易規則、民商事仲裁理論、涉外民商事法律基礎理論等問題。同時立足我國法治實際,結合國際法治現狀,理論聯系實踐,探究民商事法律知識與法律實務的關系與融合。
三、發展趨勢
1.自身特色
本學科注重優勢學科與特色學科的結合,在保持法理、憲法、刑事法律和民商法律等傳統學科優勢的同時,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法治建設重大需求,集中科研力量在地方立法理論與實踐、司法改革理論與實踐等方面開展重點研究并産生了較豐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學科特色。
2.發展思路及目标
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背景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将呈現持續發展的良好态勢,這一發展态勢無疑也為本校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建設提供了清晰的發展思路。
(1)本專業學位的發展将牢牢把握本學位點在培養人才類型上的比較優勢,
緊密圍繞地方法治建設需要,大力培養社會需要的職業法律人才。随着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分工與要求界限的明晰化,高層次的複合型、應用型的法律人才将成為職業法律人才的主體。因此,相較于科學學位的人才培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将成為我國職業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
(2)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将明确職業型和複合型的培養目标,并不斷強化職
業型和複合型培養方式。法律實踐對法律碩士職業素養和能力的要求的日趨顯著。這也要求我們在法律碩士學位建設中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多學科背景的特點,在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建設中實現法律專業和其他本科專業的複合,通過配備校内指導老師和校外實習指導老師的“雙導師制度”實現理論知識與實務能力的複合,培養高層次的複合型、應用型職業法律人才。
(3)法律碩士畢業生就業渠道不斷拓寬,走向多元化。随着依法治國方略
的全面實施,社會政府各部門以及國民經濟各行業對法律人才的需求将日漸增加,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應在充分了解各行各業法律職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經驗,根據不同行業領域的實踐需要對法律碩士進行相應的技能訓練。
基于此,本學位點将以培養法治專門人才為目标,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
踐能力為重點,以創新教學方法為途徑,進一步強化培養模式改革,培養滿足國家、社會尤其是職業部門和行業需求的高層次的複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為建設法治中國做出貢獻。具體而言,本學位點将依托現有專業資源、實訓設備和實習基地,立足區域治理與法治建設需要,加大開放辦學力度;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強化法律實踐環節;按照導師評聘的要求,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增強學科社會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學科整體實力;努力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建設成為區域特征突出的知名法律碩士培養基地,為地方法治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部分 碩士專業學位基本要求
一、獲得本專業學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學術道德
攻讀法律碩士學位者應當恪守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謹守學術誠信;忠于真
理,探求真知,學風嚴謹,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反對抄襲剽竊,反對弄虛作假,反對粗制濫造,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努力成為優良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
2.專業素養
攻讀法律碩士學位者應當崇尚法治精神,熱愛法律事業,掌握本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善于運用專業知識解釋法律現象,運用法律思維來分析法律問題,并能對如何解決問題加以論證。
3.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
攻讀法律碩士學位者應當具有高尚的職業精神,養成良好的法律職業倫理,熱愛祖國,忠于人民和法律信仰,樹立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擁護憲法,遵守國家法律,誠實守信,具有為國家發展和社會建設作貢獻的遠大理想和責任感。
二、獲本專業碩士學位應掌握的基本知識
1.基礎知識
法律碩士作為實務型法律人才應具有豐富的涵蓋各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應了解人文社科專業的一般性基礎知識,同時,法律碩士專業需要掌握法學專業一些共同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學、法律研究方法、法律文獻檢索等,必須掌握系統的法學基礎知識,并能據以觀察法治實踐,解釋或解決法治實踐中的法律現象和法律問題。
2.專業知識
熟練掌握法律倫理與法律方法,了解法律職業的特性,掌握法律職業倫理的主要内容和法律職業各角色的道德準則;熟悉法律方法論基本内容,掌握并熟練運用法律解釋、法律漏洞補充等方法。
系統掌握民商法的基本知識,掌握民法的概念、原理、制度和方法,掌握諸如物權法、債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知識産權法、公司法、證券法、破産法、保險法等專業基本知識和制度體系;能夠熟練運用民商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度和方法解決民商事糾紛。
系統掌握行政法基本知識。掌握行政法總論的概念、原理和制度,能夠熟練應用行政法專業原理、制度和方法解決各類行政案件,熟練運用行政訴訟法基本知識和制度,能夠組織并主持行政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掌握經濟法基本知識。熟悉經濟法基本原理和制度,掌握諸如競争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财稅法、金融法、産品質量法、環境與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知識和制度,能夠解決經濟法實務中的主要問題。
系統掌握刑法基本知識。掌握刑法總論的概念、原理、制度和方法,掌握刑法分論中的主要罪名的規定,能夠熟練運用刑法概念、原理、制度和方法解決各類刑事案件。
系統掌握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知識和制度,掌握諸如司法制度、民事訴訟法、仲裁法、刑事訴訟等知識和技能,能夠熟練運用訴訟法的基本理論與規範組織并主持民事訴訟、仲裁、刑事訴訟等程序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掌握國際法基本知識。熟悉國際公法基本知識和制度,熟悉國際私法中的國際沖突法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熟悉國際經濟法知識和制度,能夠運用國際法基本知識和制度來解決國際法實務中的主要問題。
三種不同類型學位在基礎知識教學和訓練方面應當各具特色。
(1)非法學本科法律碩士。教學内容應當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應用性,聯系當
代社會法律實踐。鼓勵系統性原理與應用性能力相結合,加強案例教學,專業課程教學中應當有不少于四分之一的案例教學内容。所有課程教學應當注重教材或教學資料的課外閱讀(課前預習和課後練習)。
(2)法學本科法律碩士。教學内容應當深化法學理論,密切聯系當代社會法律
的實踐,強化特色方向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訓練。要注重體現案例分析與法律實務專題的特點,加強案例教學,專業課程教學中應當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案例教學内容。所有課程教學應當注重教材或教學資料的課外閱讀(課前預習和課後練習)。
(3)在職攻讀法律碩士。其專業知識的學習應當注重進一步提高法學理論水
平,強化對專門領域内的法律問題進行系統深入的理論分析能力。教學内容應當體現專題性與理論性。
此外,本學位點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科特色,按照法律職業和相關行業法律實
踐的需求,開設立法理論與實務、行政與社會法務、刑事法務、民商事法務等四個培養方向,每一方向由不少于三門課程組成特色方向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習,從而培養和強化其在特定行業領域内的法律實務能力。
(三)法律碩士核心課程設置
1.公共基礎課: 碩士生綜合英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馬
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2.基礎理論課:中國法制史、法理學、憲法學
3.專業主幹課:法律實務前沿講座、刑法學專題、民法學專題、刑事訴訟
法專題、民事訴訟法專題、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專題、經濟法專題、國際法專題等
4.選修課程:在法學方法論、立法學專題、社會公共治理專題、成例研究、
訴訟證據法專題、仲裁法律實務、人權法專題等12門課程中根據不同培養類别(包括全日制法學、全日制非法學、非全日制等三種培養類型)選修學分不等。
5.學術研讨與學術交流。
6.實踐課程:在法律文書訓練、模拟法庭訓練、法律職業規範與倫理、實
務實習、法律談判、大數據下的文獻搜索等課程中,根據不同培養類别(包括全日制法學、全日制非法學、非全日制等三種培養類型)選修學分不等。
三、獲得本專業碩士學位應接受的實踐訓練
全日制法律碩士(法學和非法學)實踐訓練主要是包括法律職業規範與倫理訓練、專業實習、案例研習、法律文書的起草、模拟法庭訓練、法律診所、法律援助、法律談判演練以及法律文獻的搜索訓練等。
全日制法律碩士(法學和非法學)應有六個月時間的專業實習,專業實習要求在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機構、公證處、仲裁機構等司法實踐單位或政府法制部門、企事業單位法務部門從事實習工作。法律碩士(在職)在職法律碩士原則上不設定實踐培養環節,但要增加法律職業倫理和法律文獻檢索等方面的培訓。
四、獲得本專業碩士學位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1.獲取知識能力
法律碩士應當具備跨學科獲取知識的能力,應當具備運用多種科研工具獲取知識以及運用外語獲取知識的能力,既能夠通過閱讀本專業領域文獻來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又具有通過法律實踐、學術交流、法律法規檢索等其他途徑獲取知識的良好能力。
2.法律實務能力
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強法律職業通用技能的培養。法律職業通用技能是指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和企業法律顧問等法律職業群中體現出來的共性的法律知識和技能要求,兼及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和技能要求。法律職業通用技能具體包括法律知識、法律思維、法律語言、法律方法、執業技術五個方面。具體要求内容是:
(1)能夠熟練地運用法律術語闡釋法律事實與法律意見;能夠運用法律職業思維和法律原理來觀察、分析、判斷和解決法律問題。
(2)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法律解釋、漏洞填補、原則性條款和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法,能夠在個案中進行法律推理。
(3)基本掌握各類訴訟程序,能夠組織、熟悉民商事、刑事和行政訴訟程序,熟悉調查、取證和證據判斷的一般規則和方法。能夠熟練地制作各類司法文書。
(4)能夠熟練地從事民商事和行政代理以及刑事辯護業務,較熟練地從事非訴訟法律事務(如法律咨詢、談判、起草法律文件或合同等)。
五、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是綜合反映法律碩士生在某一法律領域内綜合運用相關法律知識進行深入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其專業特長和應用能力的綜合體現。法律碩士學位論文應當以法律實務研究為主要内容,提倡采用案例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專項調查報告等。提倡在職攻讀學生從本職工作所需要研究的法律問題中确定論文選題。
學位論文選題和内容應當着眼實際問題、面向法律實務、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理論與實務難題。法律碩士生通過學位論文寫作來體現其能夠運用所學專業理論與知識綜合解決法律領域中某一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能力。培養單位應當根據法律碩士生的選題方向,确定其導師(和/或實務導師)負責其論文的指導工作。
學位論文的完成原則上應當包括以下程序:選題、開題報告及導師組評議、開題報告修改與反饋、資料的收集與調研、論文撰寫與修改、論文學術規範檢查、匿名評閱與答辯。學位論文的準備(開題報告)應當設臵相應的内容要求。
學位論文評閱标準應當相對統一。學位論文的寫作要突出問題意識,鼓勵運用案例分析、立法例分析和定量分析等科學論證方法。論文篇幅一般不少于2萬字。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