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蘭香
數據更新:2023-04-04

蔣蘭香,女,1965年5月28日生,湖南新甯縣人。二級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1998年度全國優秀教師,2004年—2006年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刑法學學科方向帶頭人,主要從事本科的刑事法學、環境法學和研究生的環境刑法與刑法前沿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一、主要學術兼職
1.湖南省法學會常務理事;
2.湖南省刑法學會副會長;
3. 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會副會長;
4. 湖南省法學會檢察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5. 湖南省環境法學會常務理事。
二、主持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污染型環境犯罪因果關系證明研究》(10BFX044),已結項,良好;
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環境行政執法中刑案移送及司法承接的銜接機制研究》(16BFX404),已結項,良好;
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企業污染犯罪風險的刑事合規防控機制研究》(項目編号20BFX072),在研。
4.《死刑罪名設置研究》,湖南省2005年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課題;
5. 《生态環境犯罪刑事責任追究制度創新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6.《自媒體時代反腐公衆參與及監管機制研究》,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重點資助項目;
7.《我國生态環境法律政策的演變、績效及發展研究》,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研究項目;項目編号17K109;
8.《湖南綠色發展的科技需求與科技支撐》(19ZWB59),2019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智庫重點項目;
9. 《偵查中的網絡通訊監聽法制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
10.《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預防職務犯罪研究》,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項目;
11.《三亞市濕地保護管理條例》(草案),三亞市林業局委托項目;
12. 《大學生婚姻管理機制研究》,湖南省2004年教育廳科學研究課題;
13. 《法學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創新研究》,湖南省教育廳2007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
14.《嶽陽樓區社區矯正試點工作跟蹤研究》,2008年與政府部門合作課題;
15. 2015年度江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從檢察監督視角探究環境犯罪的懲治與預防。
三、主要著作和教材
1.專著:《環境刑法》,25萬字,2004年4月,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2.專著:《環境犯罪基本問題研究》,32萬字,2008年8月,知識産權出版社出版;
3.專著:《污染型環境犯罪因果關系證明問題研究》,31萬字,2014年8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4.合著:《環境刑法的效率分析》,22萬字,2011年10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5.獨著:《環境行政政法中刑案移送與司法承接的銜接機制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5.合著:《刑法總則适用典型疑難問題研究》,60萬字,本人撰寫10萬字,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年版;
6 .合著:《刑法熱點問題研究》,60萬字,2003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7. 參編《中國刑法》約9萬字,1995年10月中國檢察出版社;
8. 參編《新編刑法學》約6萬字,1997年8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9. 參編《刑法學》約17萬字,1998年1月中南工大出版社出版;
10. 副主編《刑法學》,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11. 參編《刑法學案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1999年出版;
12. 參編普法讀物:《湖南省2001年普法讀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8出版;
13.參編普法讀物:《湖南省“六五”普法2011讀本》,海南出版社2011年版;
14. 參編法制讀物:《法治湖南建設綱要解讀》,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5. 副主編:《新編刑法學》,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四、主要論文
1.《論刑事責任和刑罰的關系》,《法學學刊》1992年第2期;
2.《試論我國刑法中的聚衆性犯罪》,《法學學刊》1993年第2期;
3.《市場經濟體制下修改投機倒把罪勢在必行》,載1994年《市場經濟刑法學與實踐》一書;
4.《簡述(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規定的罪名》,《湖南法學》1995年第4期;
5.《罪名法定刍議》,《江西法學》1995年第6期;
6.《淺談刑法典修改的主要内容》《法學學刊》1997年第2期;
7.《論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法治問題研究》一書,法律出版1998年1月出版;
8.《論誘騙買賣證券罪》,載《特區法壇》1998年第1期;
9.《試論業務過失犯罪》,載《法學學刊》1998年第3期;
10.《論無限防衛的前提條件》,載《檢察日報》1998年7月20日;
11.《貸款詐騙罪應規定單位犯罪》,載《法學學刊》;1998年第4期;
12.《罪刑法定與刑事執法》,1998年5月湖南省刑法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13.《虛報注冊資本罪的定罪》,《檢察日報》1998年10月26日;
14.《論洗錢罪的認定》,湖南省刑法學會論文交流一等獎;
15.《論洗錢犯罪産生的原因及預防對策》,《河北法學》1999年第1期;
16.《淺析刑法對罪數之特殊規定》,《湖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17.《論刑法對被告人人權的保障》,《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18.《論騙購外彙罪》,載《湖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5期。
19.《論死刑案件的程序保障》,《雲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20.《超越中的困惑——刑法時效延長制度質疑》,《天津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21.《我國刑法對沒收财産刑的立法完善》,《政法學刊》2001年第1 期;
22.《論選擇性罪名》,《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23.《關于強奸罪對象的思考》,《湖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學報 》2001年第4期;
24.《論婦女性意識與強奸罪的定罪》,《法學家》2001年第4期;
25.《論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的客觀行為方式》,《新千年刑法問題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
26.《枉法裁判罪應涵蓋枉法調解》,《湖南商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27.《論職務過失犯罪》,載《華東政法學學院報》2002年第1期;
28.《職務過失犯罪研究》,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29.《非法儲存、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辨析》,《湖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第6期;
30.《職務過失犯罪的注意義務》,《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31.《想象競合犯處罰原則的重構》,《中南林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32.《“東突”恐怖活動産生的原因及預防對策》,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33.《編造、故意傳播恐怖信息罪解析》,《刑法熱點問題研究》,2003年10月;
34.《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新論》,《時代法學》,2004年第1期;
35.《當前我國環境犯罪存在的問題》,《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4年第2期;
36.《刑法擴張解釋的價值意蘊》,《刑法評論》,2004年第4卷;
37.《論職務過失犯罪的注意義務》,載《中南林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38.《法學專業實踐性課程設置的理性思考》,載《文史哲研究》2004年第3期;
39.《論社科研究成果轉化的方式與途徑》,獲湖南省科研管理工作者協會2004年度首屆學術研讨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40.《濕地保護立法原則研究》,載《中南林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41.《論受賄罪選擇客體及其對定罪量刑的影響》,載《行政與法》2005年第7期。
42.《我國水資源刑法保護機制研究》,載《文史博覽》2005年14期;
43.《論我國土地資源刑法保護機制》,載《時代法學》2005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21期緝目;
44.《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應分開立法》,載《法學》2005年第7期;
45.《論社科評獎評價指标體系量化研究——以論文類評獎為例》,獲湖南省科研管理工作者協會2005年度第二屆學術研讨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46.《濫用職權罪罪量标準的考察》,載《中國刑法學會2005年學術研讨會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47.《職務過失犯罪處罰原則的理性思考》,載《文史博覽》2006年第2期;
48.《從傳統法益到生态法益——20世紀各國環境刑法法益保護觀的變遷》,載《中南林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49.《對犯罪既遂形态邏輯關系的梳理》,載《河北法學》2006年11期;
50.《論高校婚姻管理的基本原則》,載《湖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51.《土壤污染刑事責任探究》,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3期;
52.《死刑赦免制度構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載《時代法學》2007年第5期;
53.《環境刑罰輔助措施研究》,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54.《對破壞森林資源犯罪刑事責任的實證分析》,載《林業經濟問題》2008年第2期;
55.《死刑罪名設置的民衆視角》,載《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7期;
56.《環境保護地役權探究》(第二作者),載《求索》2008年第5期;
57.《試論我國環境刑事政策》,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58.《污染型環境犯罪因果關系推定的必要性研究》,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59.《刑事違法抑或行政違法》,載《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60.《日本疫學因果關系及其對我國環境刑事司法的借鑒》,載《刑法論叢》2010年第1輯;
61.《污染型環境犯罪因果關系證明中被告人舉證責任論要》,載《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62.論文:《法律政策對污染型環境犯罪因果關系證明的影響》,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63.《間接反證法在污染型環境犯罪因果關系證明中的運用》,載《社會科學家》2010年第6期;
64.《論環境犯罪倫理品性的嬗變》,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65.《論環境刑法法益的結構》,載《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年第3期;
66.《污染型環境犯罪因果關系證明标準的學理探讨》,(《中國環境法學評論》2012年卷總第8卷);
67. 《時效制度适用于污染型環境犯罪中的漏洞與彌補》,(《法學論壇》2012年第5期);
68. 《新南威爾士州<環境犯罪與懲治法>的立法特色與啟示》,(《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69.《對大學生校外租房意願的調查分析——以長沙市幾所高校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
70.《刑法“污染”概念之解析》,載《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
71.《試論環境犯罪懲治的檢察監督》,載《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
72.《我國污染環境罪懲治的司法困境及出路》,《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73.《生态環境損害法律責任追究實證研究——以湖南十大案件為素材》,載《時代法學》2017年第2期;
74.《生态修複的刑事判決樣态研究》,《政治與法律》2018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18年第9期全文複印;
75.《我國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刑法向度》,《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76.《規範刑法學視野下非法狩獵罪司法解釋的基本邏輯》,《法學論壇》2019年第6期;
77.《我國生态環境法律的曆史演變與實施成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
78.《論行刑銜接刑事優先原則及其在環保領域的适用與例外》,《時代法學》2020年第4期;
79.《公司污染環境的刑事判決樣态、問題與應對——基于200個判決的實證分析》,《時代法學》2021年第4期;
80.《論中國環境風險之刑事應對》,載《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81.《比較法視野下合理性原則的實踐與超越》,載《求索》2010年第2期;
82.《環境保護地役權探究》,載《求索》2008年第5期;
83.《論二戰後英美憲法在日本的傳承》,載《湖南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84.《憲法視阈下比例原則的演進》,載《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五、智庫成果及批示
《完善自媒體時代反腐公衆參與及監管機制》,獲原副省長李友志同志批示;
《共畫同心圓 聚力興鄉村》,《決策參考·湖南智庫成果專報》2019年第8期,獲黃蘭香部長批示;
《以綠色産業為基推進湖南高質量發展》,《決策參考·湖南智庫成果專報》2020年第18期;
《我省同心美麗鄉村提質發展的幾點建議》,《決策參考·湖南智庫成果專報》2021年第14期;
《錦繡潇湘入畫來》,《決策參考·湖南智庫成果專報》2018年第66期;
《強化“五鍊”融合推動綠色科技創新》,湖南日報智庫版2020年12月17日;
《用嚴密的制度和法治為湖南綠色發展保駕護航》,湖南日報智庫版2021年6月21日。
六、主要獲獎
1.1998年度全國優秀教師;
2.著作《污染型環境犯罪因果關系證明研究》獲湖南省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