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朱志東老師受邀參加湖南省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2024年學術年會
數據更新:2024-09-29
9月28日,湖南省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2024年學術年會于嶽陽隆重召開。省内外多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實務部門餘兩百名專家學者參會。本次會議以“堅持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建設,保障和服務湖南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主題,聚焦“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法治建設路徑”“涉外法治前沿問題探讨”“湖南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讨。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周漢民作《自貿區的使命:試制度 闖新路》線上主題發言。武漢大學特聘教授、國際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員、外交部國際法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惠康作《奏響涉外法治建設的時代進行曲》主題報告。我院李倩副教授、朱志東博士受邀出席會議并作報告,24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楊星嗣同學與會學習。

在“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法治建設路徑”專題會場,李倩副教授受邀作題為“《仲裁法》修訂視野下湖南自貿區臨時仲裁制度探索”的報告。報告結合我國自貿區臨時仲裁制度發展的契機和《仲裁法》修訂背景,以發展的動态視角深入探讨了《仲裁法》修訂視野下的湖南自貿區臨時仲裁制度。她指出自貿區設立臨時仲裁需明确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原則,并提出過渡期的“先行先試”路徑,促進自貿區涉外仲裁服務升級。湖南自貿區臨時仲裁制度的探索不僅有利于完善我國現有仲裁制度體系,更将發揮示範與輻射效用,推動自貿區仲裁制度創新發展,促進仲裁機構的國際化發展。

在“涉外法治前沿問題探讨”分會場,朱志東博士就“技術秘密侵權懲罰性賠償比例原則的适用”作了精彩報告。他認為,技術侵權後實際損失難以計算和明确,使得懲罰性賠償出現法定賠償泛化的情形。法官在個案的審理中,依據個案侵權行為和損害結果等因素進行考量,難免造成賠償确定的主觀化。通過考察歐盟晚近十年的訴訟實踐,從公共利益保護,憲法基本權利維護以及避免市場貿易自由阻礙的視角,論證了比例原則的适用。同時,結合國際知識産權規則對于知識産權目标實現進行考量,提出完善我國技術秘密侵權懲罰性賠償比例原則适用完善的立法建議。
湖南省法學會國際法學研究會成立于2023年6月,旨在聯系和團結廣大國際法工作者,倡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組織開展國際法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繁榮湖南省的國際法學研究,發揮智庫作用,服務國家對外戰略和涉外法治建設。
圖文|楊星嗣
一審|李倩
二審|宋智敏
三審|邱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