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榮:中國案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現代價值 ——湖湘法治論壇120講
數據更新:2024-04-12
4月11日下午,湖湘法治論壇第120講于我校立言樓A3-2模拟法庭舉行。本次講座邀請了西北政法大學汪世榮教授作為主講嘉賓,由我院院長邱帥萍教授作為主持人,劉鄂副教授作為與談人,副院長宋智敏教授、徐德剛教授、胡正昌教授、馬馳升主任等我院領導老師、湘潭市中院領導以及22級、23級部分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中國案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現代價值”。汪世榮教授講述道法律發展要實現公平公正需要對案例進行實質性研究,也要重視案例的教學法,隻有結合真實的案件,站在法律服務的角度學習理解案例,了解司法案例體現的法律文化,把法律跟事實結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法律的精髓。汪教授還提到需要通過律師的視角學習法律,以及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律師需具備身體健康的素質和能說會道、明辨是非的能力。接着汪教授進一步引用張釋之執法和缇萦救父兩個經典案例展開“遵循先例原則”的闡述,分别引申到皇權與司法權的關系和刑罰的價值和功能,并聯系到當代最高司法機關以身作則的職能以及對性别與法律的讨論,深刻體現了傳統案例法律文化的循序式推進和積極性參考。此次講座中,汪教授始終強調法律的公正與正義及推動公平公正必須堅守公正的底線。

在講述完畢後,汪教授鼓勵同學們積極提問并對于同學們關于作為律師如何辯護、如何做到合理合情合法的統一等問題,一一做出詳細解答,讓同學們深入了解到成為一名律師應當懷揣一顆真誠的心、恪守保密義務、堅持追求公正。

提問結束後,劉鄂副教授發表了自己的學習體會:“遵循先例原則”不僅對當事人有意義,對法官、檢察官也是有積極意義的,正義的實現都是由引起人類反思的個案中的血的代價及極大的不公正而推動的,以及對于《二十四史》收錄錯案的積極肯定以及對當代錯案反思機制的思考。
講座最後,邱院長作總結發言:“汪教授的精彩講座無論是從辦案的技術、邏輯層面,還是價值指引層面,都讓在座的同學受益匪淺。無論大家以後是律師、法官、檢察官還是從事法律其他層面的職業,甚至隻是普通的群衆,我們都一定要做到‘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終極追求。同時,汪教授通過引用經典的傳統的法律案例诠釋的法律文化對我們當今的司法原則和司法辦案也是極具參謀價值的,這也是做到了‘提升我國法治體系和法治理論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本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

文|黃娜
一審|劉玉婕
二審|宋智敏
三審|邱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