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解讀 ——湖湘法治論壇119講暨耕熙實務講壇第38講
數據更新:2024-04-12
4月10日下午,湖南人民出版社法律部主任鄧勝文應邀在我校立言樓3-2模拟法庭舉辦了以“為個人信息套上‘保護鎖’和‘加密鎖’——《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解讀”為題的講座。本次講座由法律服務中心主任馬馳升主持,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喻軍、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洪華參加與談。我院邱帥萍教授、陳小杉老師、章小兵老師、周玉利老師、劉凱老師等以及2003网站太阳集团、人文學院、潇湘學院的部分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

鄧勝文主任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從立法背景、個人信息與個人隐私的區别、個人信息保護的義務規範和法律責任四方面深入展開。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是習近平新時代人民群衆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必然要求,個人隐私保護領域的立法不斷完善,響應了**的三個重要論述,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網信時代的具體體現。鄧勝文主任強調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應堅持以事前幹預為主,以事後保障為盾,通過自身相關經曆與經典案例的介紹,呼籲大家關注個人信息安全,做好個人隐私防護。


在講座的最後,馬馳升主任簡要總結了鄧勝文主任的講座内容。兩位與談人分别發表了對于整場講座的學習與思考,均以日常所見所感為例,講述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提高個人防護的重要性。講座現場氣氛活躍,同學們收獲頗多,本次講座取得了圓滿成功。

上海交通大學彭誠信教授曾說過:“保護與提升自然人的自由與尊嚴,增強自然人的主體性,是包括數字法學在内的所有制度的核心價值追求與根本目的。”随着數字信息化時代的蓬勃發展,大家應當自覺保護自身和他人的個人信息與隐私,增強反詐防騙意識,培養法律思維,為個人信息和個人隐私套上“保護鎖”和“加密鎖”。
文|符佳盈
一審|劉玉婕
二審|馬馳升
三審|鄭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