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http://web.hnust.cn/law/) 2003网站太阳集团成立于2016年7月,其前身為2003年成立的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學院。學院現有法學、公共事業管理兩個本科專業,一個法律碩士學位點。學院擁有一支學曆職稱結構合理、學緣結構優化的年輕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41人,教師隊伍中有碩士生導師1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在讀博士4人;其中湖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2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1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及其培養對象2人。此外,還有從事兼職律師、仲裁員的教師10餘人,參與地方法治建設的專家團成員等多人。 法學學科是校級重點學科,擁有一支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的創新團隊。學院成立了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校法律服務中心。擁有模拟法庭、刑偵實驗室和實訓室等實驗教學中心。 近年來,學院共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近10項,省部級各類項目12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主編或參編教材近10部,在各級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在國家級學術期刊發表70餘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50餘篇。 學院始終以“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标,十分重視教學質量,嚴格教學管理,狠抓學風建設。學院所屬大學生社團“法律協會”曾榮獲“全國優秀大學生社團”和“湖南省十佳大學生社團”稱号;學院志願團系列愛心活動曾被中央電視台等媒體報道;5人獲得省級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獎勵;1人獲湖南省新聞一等獎等。研究生錄取率連續多年居全校第一;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多年名列學校前茅;近年法學專業參加全國司法考試通過率均超過50%左右,2014年通過率為63.51%,大大超過全國的平均通過率。畢業生就業率在省内同類專業中居于前列并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學院共建的文科資料室專業類藏書5萬餘冊,中外期刊300餘種,完全能滿足全院師生教學科研的需要。 法學 學制:本科四年 培養目标: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理論知識,熟悉我國法律條文和重大方針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别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仲裁機構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法學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刑法、民法、知識産權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就業去向: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仲裁機構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以及在大、中型企業從事法律事務工作。 本專業招收文史類學生,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公共事業管理 學制:本科四年 培養目标: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素養與能力,能熟練運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方法,能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城市社區及企業等從事相關管理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主幹學科:公共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公共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社會調查方法、公共政策學、公共财政學、公共管理法學、公共關系學、電子政務、社區管理學、教育經濟與管理、文化産業管理。 就業去向: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城市社區及企業等。 本專業招收文史、理工類學生,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教師風采: 徐德剛,教授,湖南省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湘潭市法學會副會長、湘潭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憲法行政法專業,碩士生導師。近年來,作為湘潭市、株洲市政府行政決策法律咨詢專家,積極為“兩型社會”建設建言獻策,開展法制宣講,被評為湖南省“五五”普法先進個人,榮立三等功。從教近30年,主講《憲法學》、《西方法律思想史》,先後被評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屆魅力教師、大學良師等。在《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光明日報》、《法制日報》、《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主持、參與省部、國家級課題10餘項,出版《五權憲法監察制度研究》等專著、教材6部,獲各類教學科研成果獎8項。 陸自榮,男,漢族,生于1966年12月,湖南邵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3月畢業于上海大學社會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10年6月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博士後流動站出站;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學理論、社會治理;2007年獲湖南省121工程人才;第七、八、九屆年中國社會學學會理事(2007年-2017年)。現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省部級項目4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出版學術專著5部,其中獨著3部。獲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在《社會學研究》、《孔子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社會科學戰線》、《學術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或論點轉載12次。 胡正昌,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湖南師範大學法學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湖南省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湘潭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湘潭市法律顧問團成員。是湖南省首屆法律“雙千計劃”人選。主要從事法學理論、憲政理論與憲法實施、司法制度等研究,承擔本科生課程法理學、憲法學和研究生課程法理學專題等教學任務。 近年共主持湖南省社科規劃項目、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省檢察院檢察理論項目、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等10餘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多項。在《政治與法律》、《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湖南大學學報》、《重慶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代表性學術著作有《憲法文本與實現——憲法實施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等。論文《“兩型社會”建設中行政法治的湖南模式》獲中國法學會、湖南省人民政府第四屆“法治政府·南嶽論壇”優秀論文獎;《地方法治建設中行政法治的湖南模式評析》獲湖南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學術年會一等獎;系列論文《社會管理創新中政府與人民的關系》獲湘潭市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 胡之芳,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5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訴訟法學博士學位。一直從事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系湖南省法學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訪學一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規劃項目1項,其他省級、廳級項目10餘項,參與國際國内各級項目近10項。獨著1部,參著、主編、參編近20部,在各級各類期刊雜志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處挂職鍛煉,積極參與司法實踐并為實務部門提供理論建言。兼任湖南省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法治反腐研究會理事,湘潭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 喻軍,湖南甯鄉人,男,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兼職律師,湘潭仲裁委仲裁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省級科研項目5項、廳級項目多項。出版專著1部,參編教材1部,擔任執行主編編寫著作1部,在《東南學術》、《經濟縱橫》、《政治與法律》、《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求索》、《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為民商法。從事《商法》、《公司法》的教學工作,獲得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湖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湖南省首屆法學本科教學标兵,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屆、第六屆“魅力老師”等榮譽稱号;獲得教育部“精彩一課”講課比賽湖南賽區二等獎,湖南省講課比賽一等獎以及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比賽一等獎等,優秀教學事迹被《漫遊中國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卷)收錄。承辦了一批民商事案件,涉及領域主要為民間借貸糾紛、工程建設糾紛等。 李雲霖,教授,兼職律師,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獲博士學位。多年來一直從事法學本科、碩士教學工作,主講行政法學、憲法學、法律文書與司法實務等課程,曾多次獲評優秀教師。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司法部課題、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等在内的科研項目10餘項,出版專著2部,在《中國法學》、《政治與法律》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為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或摘編5篇。獲得湘潭市十屆、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等諸多獎項。兼任中國立法學研究會理事、湘潭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助理(2014.09-2015.08),湘潭市人大常委會工作顧問、湘潭市人民監督員、湖南省憲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湘潭市人民檢察院民行監督工作咨詢專家、湘潭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2003网站太阳集团法學院法治發展與權利保障研究所所長、法治湘潭宣講團成員、湖南同升律師事務所律師等。 袁玉明,副教授、華中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1987年—1990年),2000年-2001年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多年來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獲得過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優良榜,被評為校級優秀班主任。先後主講文化産業管理、管理心理學、電子商務英語、管理倫理學、公共關系學、新型城鎮化等課程。主要從事行業協會與政府在産業發展中的關系、文房四寶産業經濟、醫患關系困境方面的研究。目前受聘任中國特色小鎮華夏筆都文港鎮人民政府和進賢縣人民政府經濟與社會發展顧問,省級百強鎮溫圳鎮人民政府鎮域經濟與社會管理顧問。參與了大型國企江麓集團和大型民企迅達燃氣集團的橫向科研項目。給南京信雅達信息技術培訓公司、北京新道商文化傳播公司龍暢物流公司做過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的咨詢。曾主持過湖南省高教科研重點項目,先後著有《勇敢與創造力及其培養》《高等學校産學研合作動力機制研究》、《文化産業管理中政企協聯動機制初探》《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發展的主導作用》等論文,所著《博士心理咨詢叢書》分冊獲得湖南基礎教育優秀成果獎。 吳四江,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畢業于湘潭大學訴訟法學專業,研究興趣主要集中于犯罪被害人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教學和司法實踐第一線,從事本科生、碩士生的教學工作,曾多次被評為“優秀論文指導老師”。先後主講《刑事訴訟法學》、《經濟法學》、《被害人保護法》,工作期間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被害人保護法研究》,主編《經濟法學》教材多部。 宋智敏,女,1975年生,法學博士,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訪問學者。2005、2011年畢業于湘潭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分别獲得法律碩士和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實踐工作。在教學上,獲得煤炭部教學成果二等獎、“十佳學生心中魅力教師”、 “十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教學優良榜”等榮譽。在科研上,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級課題8項,出版專著1部,在《法學評論》、《政治與法律》、《法學論壇》、《法學雜志》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多篇學術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複印。在社會實踐上,擔任湘潭市政府法治宣講員、湘潭市中小學校章程審查專家、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主持起草《湘潭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湘潭市城市容貌标準》等法規及規範性文件。 黃素梅,法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廈門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專業,在德國哥廷根大學法學院留學2年,獲得LL.M學位,多年來一直從事法學教育與研究工作,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國際法》、《國際商法》、《國際經濟法》、《财稅法》、《國際私法》、《環境保護法》等課程,主要研究财稅法、涉外民商法律制度、國際法。已主持省部級等各類課題10多項,在《國際經濟法學刊》、《政治與法律》等各級各類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2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專著1部;獲得科研教學獎勵2項。 徐金燕,女,壯族,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通訊評審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組織與地方政府社會治理,先後主講《社區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社會保障概論》等課程。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教育部課題1項,省級課題3項,其他課題5項;參與課題多項;在《學海》、《城市發展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部分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學生風采: 專業技能方面: ● 自2011年以來,我院法學專業的國家司法考試通過率均保持在50%左右, 2012年通過率高達64%。2013、2014年我院學生分别以427和435的高分 位居湘潭市第一; ●學院專業社團法律協會, 2007年獲評“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2011榮獲湖南省高校“優秀學生社團”; 2014年,法律協會以《如果爸爸媽媽分開了,我怎麼辦》獲得教育部首屆青少年法制教育多媒體課件比賽一等獎; ● 2012至2015年,我院組隊參加湖南省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模拟法庭競 賽,分别獲得團體二等獎、團體一等獎(亞軍)和團體三等獎及書狀類一等獎等 獎項; ●2016年,我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湖南省第二屆高校MPA案例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三等獎各一項; ● 我院志願團自2005年起開始的“窯灣助老”社會志願服務項目,受到社會 廣泛關注,自2012年以來曾被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湖南省教育電視台、中國 教育報、長沙晚報等各級各類媒體争相報道報道30餘次。志願團獲評2011年 “湖南省五星志願團”,2013年度“湖南省優秀青年志願團”; ●2015年,湖南省第二屆青年文化藝術節中,我院斬獲了兩項銅獎,三項優秀 獎,獎項覆蓋了演講、曲藝、舞蹈等類别。 ●2015-2016我院社團法律協會和志願團攜手湘潭經開區法制辦深入社區開展 原創法治文藝節目巡演——“法制微課堂”,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識, 這一活動被納入湘潭市青少年法制宣傳周、湖南省法治文化建設項目。該項活動 先後被《中國婦女報》、湖南省教育網、紅網等新聞媒體報道13次。 ●2014年,學院創辦了湖南省首家高校社區法治服務協會,開展了多項公益法 律服務。2015年,學院又成立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生法律援助中心,集中力量為廣 大師生和市民提供法律服務。2016年,成立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2003网站太阳集团 工作處。《中國教育報》、《中國婦女報》、《湖南日報》以及人民網、鳳凰資訊、 新華網、中國教育新聞網等媒體相繼報道了協會為民維權、專業服務的事迹。2012 級法學專業的彭月丹同學2015年獲評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标兵”。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