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于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闆。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滞,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臨床表現 1.語言障礙 語言與交流障礙是孤獨症的重要症狀,是大多數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與交流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孤獨症兒童有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通常在兩歲和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在2~3歲以前有表達性語言,随着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他們對語言的感受和表達運用能力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障礙。 2.社會交往障礙 患者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年幼時即表現出與别人無目光對視,表情貧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擁抱、愛撫的表情或姿态,也無享受到愛撫時的愉快表情,甚至對父母和别人的擁抱、愛撫予以拒絕。分不清親疏關系,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态度。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戀關系,患者與同齡兒童之間難以建立正常的夥伴關系,例如,在幼兒園多獨處,不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耍;看見一些兒童在一起興緻勃勃地做遊戲時,沒有去觀看的興趣或去參與的願望。 治療方法 目前藥物治療尚無法改變孤獨症的病程,也缺乏治療核心症狀的特異性藥物,但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緒和行為症狀,如情緒不穩、注意缺陷和多動、沖動行為、攻擊行為、自傷和自殺行為、抽動和強迫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等,有利于維護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順利實施教育訓練及心理治療。常用藥物如下: (1)中樞興奮藥物 适用于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動症狀者。常用藥物是哌醋甲酯。 (2)抗精神病藥物 應小劑量、短期使用,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藥物副作用,特别是錐體外系副作用 ①利培酮 對孤獨症伴發的沖動、攻擊、激越、情緒不穩、易激惹等情感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有效。②氟哌啶醇 對沖動、多動、刻闆等行為症狀和情緒不穩、易激惹等情感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有效,據報道還可改善社會交往和語言發育障礙。③阿立哌唑、奎硫平、奧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在控制患者的沖動、攻擊和精神病性症狀也有效。 (3)抗抑郁藥物 能減輕重複刻闆行為、強迫症狀,改善情緒問題,提高社會交往技能,對于使用多巴胺受體阻滞劑後出現的運動障礙如退縮、遲發性運動障礙、抽動等也有一定效果。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