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幸福?這似乎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博奕聖經》中寫道:“信任并自由地給予和欲意的收入,定義為幸福。”拆字先生是如此地拆解“幸福”二字的。“幸”字的“土”字代表房子,“¥”的符号表示錢,“幸”字可以和不字組合成“不幸”,意為沒有房子住和沒有錢花;“福”字是一家人有“衣”穿有“田”種,福字不能和不字組合,所以有衣穿有飯吃就是有福的人。“幸福”二字組合在一塊,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住有錢花。盡管兩種說法都有點牽強,主觀,生硬,但卻不同程度地道出了幸福的真谛。 幸福在哪裡?幸福是什麼?也許誰也說不清楚。當你疲憊不堪時,能夠躺在一張舒适的床上是幸福的,當你口渴時能獲得一滴甘露是幸福的,當你失意時,别人一句不經意的鼓勵也是幸福的…… 幸福是一種原始的感觸。我認為,真正的幸福應該是來自最原始的最本能的感觸,不要把它與金錢、名譽、地位挂鈎,不要強行強迫它與别墅、名車、貂裘相聯系,不要讓它與高官、厚祿、收入相攀扯,真正的幸福就永遠地屬于了你。屬于你心靈的恬靜,屬于你生活的平淡,屬于你精神的充實,屬于你感悟的和諧,屬于你家庭的和睦,屬于你身體的安康。問題的核心是我們如何去感觸這種最原始而又最本能的幸福。總感觸到自己不幸福的人,是因為他的内心總是不甘于現狀,總是被各種超出原始本能的沖動和憂愁填滿,再也容不下最原始的平凡與快樂,老是覺得幸福不給自己機會。其實,幸福就是你渴了的時候的一杯白開水,隻是有的人在喝時加了糖潤了色;幸福就是你餓了的時候的一碗粥,至于用什麼器皿來盛并不重要,隻要能夠解除饑餓獲得重生就行;幸福是你冷了的時候的一件衣服,隻不過是别人用了最昂貴的貂皮來修飾而你卻用最自然的棉花來填充罷了……因此,幸福是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标準的概念的,更是沒有博大的外延和深沉的内涵的。老百姓“春種一粒子,秋收萬顆糧”是幸福,“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也是幸福;達官貴人“荷邊弄水一身香,林裡招風滿扇涼”是幸福,“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是幸福;千山隐者“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是幸福,“種豆南山下,帶月荷鋤歸”也是幸福……所以,幸福就是最原始的感觸,脫離了不切實際的欲望就是幸福,活着就是幸福,可以每天看日出日沒潮起潮落就是幸福,聽家人唠叨個沒完沒了是幸福,和朋友唠嗑傾訴也是幸福……隻要用心去感觸,幸福就在你身邊的每一個角落裡流淌着。 幸福是一種平凡的感動。人活着就是為了快樂和幸福,但幸福的生活往往源于每一次平凡的感動。每天起床時身體健健康康,你就比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幸福,因此,你應該感動;你從未體驗過戰争的危險,瘟疫的可怕,你就比處在戰亂之中的生命要幸福許多,你也應該感動;你身上有衣穿,冰箱裡有食物,有住房不挨餓,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25﹪之一,你也應該感動;如果你銀行裡有存款,皮包裡有票子,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8﹪之一,你也應該感動;如果你父母健在,你有老婆有孩子,你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幸福之人,你更應該感動啊!……所以,我認為,幸福源于一種平凡的感動。孩子的呼喚,父母的唠叨,愛人的耳語是幸福;天長地久的期望,情意綿綿的瞬間,朝朝暮暮的思念是幸福;朋友的祝福,陌生人的微笑,上司的肯定是幸福;無奈的抉擇,不情願的放棄,失敗的過程還是幸福……隻要我們心存感動,工作不要以追求很多的回報為目的,去愛一個人而要能忘記别人對你的不是,去生活而不要管他人是否關注,去歌唱而不考慮是否有人在聽。這樣,你生活的世界就像一個天堂,幸福就會因你平凡的感動而無處不在。于是,你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戀人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幸福,“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也是幸福;愛人之間的“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是幸福,“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也是幸福;伊人在水一方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幸福;“人叢之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也是幸福。知己的“紅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為橋”是幸福,“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也是幸福…… 幸福并不是要驚天動地,隻要我們心存感激,幸福就是一件小事的滿足,一個瞬間的喜悅。同時,隻要你覺得自己幸福了,幸福就掌握在你的手裡,給予和不給予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