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法治論壇第144講暨耕熙實務講壇第39講: AI領域的合規與知識産權問題探讨立方律師事務所胡俊律師應邀作學術講座 ——湖湘法治論壇第144講暨耕熙實務講壇第39講
數據更新:2025-03-24
2025年3月21日,北京市立方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胡俊律師應邀于立言樓A425作《AI領域的合規與知識産權問題探讨》主題講座。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黃素梅教授主持,汪葉老師擔任與談人,全院百名師生到場學習。胡俊律師具有近二十年的法律實務經驗,曾擔任瑞士諾華公司的法律顧問、美國美敦力公司的高級法律顧問、英國利潔時公司的高級法律顧問和美國輝瑞公司的合規總監,深耕于高科技領域合規與知識産權法律事務。他同時持有中國律師執業資格和專利代理師執業資格,擁有同濟大學醫學學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和美國天普大學法學碩士(LLM)學位,兼具法律實務與技術領域的複合型專業背景。胡律師還受聘擔任我校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實踐型研究生指導教師,将其豐富的實戰經驗融入法律人才培養工作。
胡律師首先詳細闡述了全球AIGC技術發展态勢及其監管模式、數據安全、倫理問題等。他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從早期的算法突破階段邁入深度應用期,但技術的狂奔也帶來了諸多法律空白。通過“奶奶漏洞”這一典型事例——用戶通過誘導ChatGPT獲取微軟敏感數據,胡律師警示了合規對于AI發展的至關重要性,強調了AIGC技術離不開有效監管,并比較了歐盟、美國與中國的監督模式。随後,胡律師讨論了AI技術應用的倫理問題,特别指出在知識産權領域,人工智能訓練數據的合法性及生成内容的著作權歸屬一直是争議焦點。最後,胡律師還介紹了谷歌因AI訓練數據版權問題被歐盟罰款2.5億歐元、韓國的PIPC處重罰OpenAI數據洩露案件、開山猴AI寫作大師案件等案例,表示合規不是枷鎖,而是創新的護航者。最後,胡律師讨論了AI技術應用的倫理與知識産權熱點問題,特别指出在知識産權領域,人工智能訓練數據的合法性及生成内容的著作權歸屬一直是争議焦點。

互動環節,師生圍繞AI生成内容平台責任、爬取數據合規标準與著作權歸屬等熱點問題展開探讨。與談人汪老師補充分析了日本将AI訓練視為“非作品性使用”的司法實踐,以及美國“太空劇院”AI劇本版權争議中“創作行為認定”的認定邏輯,并就此與胡律師展開深度對話,深刻啟發了與會師生。

黃教授對本次講座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講座從人工智能多方面層層展開,做到了國際與國内、理論與實踐、立法與司法實務的深度融合,為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提供了多維啟示。法管學院副院長宋智敏教授進行了總結與展望,指出學院将高度重視AI領域的合規與知識産權問題探索,力争開啟法治實踐新篇章。

講座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落幕。與會師生紛紛表示,胡律師通過鮮活案例與學理思辨的交織,不僅揭示了AI技術對傳統法律框架的沖擊,更啟發了“算法倫理責任”“人類創造力邊界”等命題的思考,為應對數字時代的法治變革提供了全新視角。
文/任朗、梁子萱
一審:江河二審:宋智敏三審:鄭海祥